公司新聞
紅門營銷部 魏紅全
譚總在做2010年管理構想時提出過一個觀點,叫做“以人為本”。董事長在點評的時候專門就此觀點作了重點強調,作為一個老紅門人,回顧在紅門的近10個年頭,想想這么多年和同事們一起奮斗的工作歷程,再想想自己的心態從剛來紅門的打工掙錢到后來的求發展,再到現在一心一意扎根紅門作為我畢生事業的發展歷程,還是有頗多的感慨和言語要說。
粗略的我對人本思想還是有點認識,但是要是真正問出自哪里,或者來自哪里我倒不大清楚,頗費周折我叫沈經理查詢了好多出處,追本溯源,*終認為以下故事關于“以人人本”的出處比較正宗,沈經理給我轉的原文如下:
管仲是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漢劉向編成、匯輯管仲眾多思想觀點的《管子》一書“霸言”篇中,記述了管仲對齊桓公陳述霸王之業的言論。“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意為霸王的事業之所以有良好的開端,也是以人民為根本的;這個本理順了國家才能鞏固,這個本搞亂了國家勢必危亡。
上面的故事是很古老的思想了,但是古老的中國人在治理國家的時候懂得這個道理,真是太偉大了。再看看古代的一些書籍或者電視劇,每每這個朝代或者國家繁榮的時候,人民是比較安居樂業、衣食*的。如果這個朝代真的滅亡了,那一定是人民要他滅亡的。想想經常看到影視劇里,某個末代皇帝臨死前一定要說上一句“天要亡我”,這話大概是騙人的。
管仲的這段話我前前后后看了好多遍!每一遍都給自己不同的感受,大抵經過如下:
第一遍:我感覺很有道理!
第二遍:我覺得這和董事長的管理思想如出一轍,今天越來越多的紅門人在紅門的旗下努力和付出,這種思想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說得新潮一點,這就是紅門企業文化的根本、根基、精華、精髓,也可以說是基因,我想是可以這么說的。
第三遍:感覺身上一陣冷汗!我在想到底在我的團隊中還有多少人有這個文化根基,還有多少人在以這個標準檢驗著自己的工作成果,未來的新紅門人,還有多少人能把“她”傳承和發揚!
第四遍:我自認為自己在做工作的時候還是堅持了這個根本的,稍微有點安慰!
第五遍及以后的好多遍,甚至這些天一直在腦海里轉悠的一個想法,那就是我們該如何把這個思想的、管理的種子一代代的傳下去,如何讓我們的團隊每一個管理者都能夠靈活應用?
我的“人本觀”大概如下,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以人為本,是企業和諧的根本。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老板,但是更離不開員工。沒有人,社會的發展無從談起;沒有人,企業當然不會做大做強。一個企業好比一個人體,醫學研究表明,這個世界上*健康的人幾乎沒有,但是只要這個人身體的抵抗力還好的時候這個人還是可以正常生活的,企業也是如此。作為管理者我們不敢標榜自己的企業沒有任何弊病,我們更不是圣賢也不會創造一個理想的沒有任何缺陷的企業,但是我敢肯定檢驗這個企業到底能不能*的一個*簡單的方法一定是聽聽員工的聲音,一定要聽聽部門之間聲音,也就是說一定要員工去評價一下,這個企業在他們的心中是什么樣子的。如果我們尊重員工,如果企業在發展的時候把人的發展也擺在同樣重要的位置的時候,企業的發展我想是不用發愁的。這么多年來作為高層管理者,我們也是朝這個方向奮斗的。紅門有員工的閱覽室、體育場、有自己的工會組織、黨支部、還有少有的廠區公園,甚至*近要落成的培訓中心、健身房等等,如果不是有“以人為本”的思想,我相信耗費這么大的財力,作為一個自負盈虧的實體我們是*沒有必要的。正是有了這些看似沒有用處的場所,我們也高興的看到了紅門今天的發展成績,看到了我們員工在下班時那些快樂而又幸福的笑臉,我想大多數人在紅門都會感受到,這就是紅門與其他企業不同的地方,他們是企業的主人,沒有陌生感,沒有距離感。但是*近老聽到這樣的話語“企業大了,很多事情干起來很費勁!”真的是這樣嗎?我認為這個觀點不成立,*可以解釋的就是:企業大了,公司**重要的文化的傳遞缺少了!我們很多人已經忘記什么叫做“以人為本”了。為此營銷部各級管理人員一定要注重員工的發展,要密切和一線的員工聯系,減少他們的后顧之憂,為他們排憂解難。
二、以人為本,才是用人之本。
這里要講到一個以人為本,還是以制度為本的問題。我聽過很多有關企業管理方面的課程,這么多年來,也有一些感觸,以前很多人推薦外國人的那一套,*用制度去約束員工,沒有一點人情味。近幾年來慢慢好像淡一些了,代替而來的是中國古代人文思想的返祖熱潮。到現在國家也在強調“以人為本”。我不排除制度在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到底是以人為本,更人性化呢?還是以制度為本,程序化呢?其實我認為很簡單,先有人,才有制度。所以以人為本,才是用人之本。不知道這是不是我工作中的一些缺點,少數情況下,會有“例外”。可能也會給下屬和同事們帶來一些困難和不解,但是從內心上來,不是我不堅持原則,也不是沒有執行能力。我只是相信制度在某些情況下不能兼顧公平,只能一視同仁而已。在我的觀念里,某些情況下丟棄原則,能換來更多的公平未嘗不可。我并不是制度沒有用處,只是想說,我們在做工作的時候,要從制度和人本兩個方面結合才能把一件事情解決妥當。
有一句老套的話說,人力資源是企業*寶貴的資源。既然是*寶貴的資源那就一定要用好才對。我經常聽到有下屬投訴他的上司,投訴的內容千變萬化,反映的問題千奇百怪,但是聽得多了,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我們沒有堅持以人為本。你在處理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兼顧公平了?是不是自己本身就沒有做到,還要求別人做到?你是否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損害別人的利益?是不是為了工作,就沒有顧及員工的情感?我覺得我們的管理者,都應該這樣問問自己,譚總講要建立“民心工程”,民心工程是公司對員工的關愛,也是我們傳承紅門人“以人為本”的直接體現。
三、以人為本,員工才能以工作為本。
營銷系統今年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有一個思想內涵在里面,我們要偏重于提高普通業務員及獨立主任的待遇,原來的觀點,從激勵和考核管理者入手,去提升業績,今年我們反其道,我們改用刺激和激勵我們的普通員工入手,在營銷市場部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我是*力贊成的,我認為制度的制定,也應該從“以人為本”著手、從普通員工著手,而不是一味的壓制和刺激管理者,我相信工作和業績是大多數普通員工做起來的,管理者只是一個引導和督促,相反大家的工作都好了,管理者想要完成的任務也一定能夠完成。
員工在企業里面的情緒大概有三種:心情高興,自己干;心情一般,混著干;心情不爽,對著干。這三種干法的結果*不一樣,如果我們真正理解他們的難處,讓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把這份工作當作自己的根本,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他心情高興,其余兩種方法都會浪費企業的資源,甚至起到反作用。怎樣才能高興呢?并不是我們增加勞動報酬就一定奏效,而是真正的讓員工感受到,他很開心,工作就是他自己的事情,是他不但能獲得勞動報酬,而且能增長見識,還可以得到長足的發展。我們常教育員工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唱幾十遍《感恩的心》,甚至上幾個小時的課,不見得就有效果。真正能讓員工感恩企業的是我們同時也懷一顆感恩的心,肯定他們,鼓勵他們,教育他們怎樣面臨困難。我也常常見到上司批評下屬:做好工作是應該的,做不好我就應該罵你,我建議稍稍改變一種方式,做好了給予他肯定,做不好鼓勵他繼續努力,這樣也許員工更容易接受。
在業務團隊里面,我們都認同一種觀點,做業務主要靠人,市場再好只要用不好人,業績馬上就會下滑,市場再不好,用心的人努力的人有技巧的人總會把它做的很出色,但是前提是我們要提醒自己:“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